要不是前几天实验室酝酿着要开跨年联欢,我甚至记不起要写年终总结,年真的过的太快太没有实感了(=。=)。。回忆去年的今天,我正在日租房狂欢中的安静一隅写下了当年的年终总结。当年一起相伴的人,如今只剩三两,又逢北京疫情再起,只能困在实验室中寥寥回顾罢了。
今年的总结怎么写?
在学生信等跑程序的间隙,我终于把充满冰冷代码的大脑收拾出一片温情的角落来思考个问题。去年的年终总结依稀记得期冀今年可以更量化一年来的收获,想必这对于当下毫无头绪的我而言是一个好的思路。但还是无法割舍掉一些温情的画面和感受,不如就先用数字进行总结,再单择出几个想要永存的美好回忆好了。
终于,在sports极致美好又带着点复古惬意的哼唱中,我写下了第五篇年终总结。嗯,还算走心。
-远离喧嚣只剩下慵懒-
·一切闪耀都不会熄灭
-.12.31-
疫情
带给我们的特殊意义在于我们这一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再仅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决定,而是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主导了。想到今年年初,那时关于病毒的新闻已经在传播,就像那则微不足道的新闻一样,我们还想象着它能在短期内就被解决或者忽略,甚至在聚会时还开一些那时看来无伤大雅的玩笑。
谁都没有想到一年过去,我们还在与病毒共存,并且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不戴上口罩出门就觉得没有安全感,尤其在冬天,口罩的保暖性甚至让人感到一点小小的“幸福”,让人忘记最早它用来防止雾霾吸入,后来为抵御人和人之间呼吸间的危险。
说到疫情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宅家生活,仔细算算我是今年1月19号回的家,一直待到5月25日返京,四个月有余。虽然一直被难以完成实验任务的忧心而笼罩,但也是难得的陪伴家人的机会。疫情初因封城,和老妈和秀秀一起宅家两个月,不得不说那段时间痛苦居多,主要因不知疫情何时结束的未知恐惧。
后来去姥姥家小住一段时间,渐渐过上了惬意的“退休”生活。“姥姥家”这三个字,相信对于我和六六亮亮姐弟三人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温情,代表着儿时的玩伴,代表着那片一起建过“花园”的“小树林”,代表着抓过的蜻蜓蝴蝶,代表着小时候幻想过的一个个光怪离奇的故事,更代表着已经渐渐老去但永远都无私着等候我们回家的姥姥姥爷。在姥姥家的日子,晨曦微露,喧闹总是早早渲染,每天叫醒我的是姥爷养的画眉的叽叽喳喳声,是姥姥姥爷和周围邻居聊天的问好声。封存已久的回忆突然一个个跃然。“月是故乡明”,只有再次回到那片温情的土地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反而想要感谢这场疫情,给了我这么个重温乡音的机会。
科研
关于科研,今年不得不说是停滞与进步共存的一年。停滞自然还是因为疫情,导致去年历经波折收集到的实验样品全部损失殆尽。。万幸的是,今年在好多人的帮助下终于又收集到了珍贵的????们~虽然耽误了一年,但好在还可以有弥补的机会。真的非常非常感谢给我邮寄样品的吴老师、杨师兄和任师兄,还有一起陪我上山采样的家人们!!!
说到科研上的一点小进展,今年发表了第一篇SCI文章,还有两篇中文文章~其中最最费心的当属那篇综述,它也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第一篇和我课题相关的文章,贯穿了整个疫情期间,反复修改了好几轮,又等待了三四个月才得以面世。虽然仍有些许不足,但也是想要好好纪念的一篇啦(??????)??
还想提一下文献阅读,因为做科研读文献真的太太重要了。虽然不像去年同期能做到一周看一百篇文献的壮举,但今年读文献更有目的性,更注意总结和思考。也是疫情期间遗留下的好习惯,准备了一个大本子,随时把读到的好文献记录上去,不知不觉也记录了64篇啦︿( ̄︶ ̄)︿
生信是我一直很惧怕的一部分,去年就苦苦挣扎过两个月,各种去参加培训班,看视频,选生院的课,甚至到北师去蹭课,但最终也是草草了事。今年我终于可以骄傲说一声,从11月23日“痛下决心”好好学生信到现在38天,基本上每天都尽可能抽出1-11个小时学习生信,写出无数个bug之后,终于完成了第一次转录组分析!!感谢各位大佬的耐心教诲,也感谢自己的坚持≡ω≡
最后“不得不”再次“狠狠”感谢一下在科研上帮了我太多的胡师兄、胡老师!!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真的感谢您对我的鞭策。
感情
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的是最无私的帮助和依靠,也永远是支持自己不断前行的强大支持力。真的无数次感恩和幸运自己有个温暖和睦的家庭,虽然免不了争吵,但每次踏上回家火车的那一刹那都是最最幸福的时候。虽然在千里之外不能常常陪伴,但也要尽力关爱他们。
最好的友情是各自忙碌,又互相牵挂。几个好友纷纷在今年进入打工人的行列或和我一样继续读博,但繁忙之中彼此牵挂的感觉真的很好,希望来年继续相伴~六月,猝不及防的在线上送走了我们这届毕业的小伙伴们,不用当面忍受这样的离别之痛,就好像他们还没有毕业,总有一天还都会回来,不知这样的离别方式是好是坏。还在学校的“CAUPQL留守老人”一定要祝愿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望全部实现!
小兰同学可以说是年值得让我载入美好记忆的最大动力了。和小兰相处最大的快乐就是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份期待,想好要一起看的电影,或者去哪里逛逛,吃点好吃的,每天去实验室也充满了动力~要一起好好走下去,不断为创造近在眼前的幸福和希望呀!
旅行
今年虽然不如往年能自由出行,但也踏足了之前未涉及的安徽砀山、合肥和太湖,江苏镇江,十一还和家人去了一趟丹江水库。安徽之行,不仅伴随着发烧和急性肠胃炎的身体痛苦,还充满了种种不适的心理体验。不提也罢。丹江水库景美人和,最重要的还是全家人一起出行的天伦之乐。
镇江是意外之喜,去之前也只是抱着去参加会议,顺便和实验室的小伙伴一起浪一下的心态。没想到到了之后发现,这不就是江南百景图嘛~记得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小调造就了江南。果然,弥漫在江南瓦片之中,草荇之间的不仅仅是湿漉漉的气息,更有腻人的南方小调。到镇江的当天,抽空去了西津渡,踏上百年之前的青石板,高高低低的石板路把我们引向一个又一个拐角,江南韵味一下就来了。虽然正直秋末冬初,江南的风依然和煦宜人。因为历史上曾是英属殖民地,因此小桥流水人家之中还邂逅了几栋现代化的西洋建筑。朦胧夜色中,倒也不觉得违和。
到了镇江怎能不去一睹金山寺。要离开镇江的前一天早,我和师妹拉开窗帘看到外面阳光甚好,一拍即合,打算前往金山寺。金山在镇江市区的西北,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得金而故名。因为去的早,爬上金山寺顶,看着阳光逐渐爬升,真的有一种‘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意味。
江南烟雨江南忆,希望有机会可以一睹水乡的三月烟雨。
自律
今年我同样延续并发扬光大了之前的习惯,就是记录。每天做记录真的是让生活规律,尽在掌控的第一好方法!
保证每天看文献、学生信是从forest开始的,年我一共种了分钟的??(中途大概停了3个月左右...);坚持运动,是从打卡keep开始的,总运动时长分钟,不过今年的运动高峰也只是集中在疫情期间和返校之后的暑假,正式开学忙起来就渐渐疏忽了;不再随手乱花钱也是多亏了随手记督促我坚持记账。总之,掌控时间的感觉真的很好,感谢今年的种种记录,让我向变得自律更近一步~
写到这里,我的颈椎和腰部又开始隐隐作痛了。那就顺带提一句关于未来一年的的一点小小的希冀吧。如果可以的话...科研和生活要分开,要有严格的给自己休息和锻炼的时间,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如果太累了,情绪和身体都会失控的。。我发现自己工作特别累的时候,反而会报复性熬夜,会情绪化。所以张弛有度真的很重要,不能过载。
最近有一个感悟,逻辑清晰强大的人科研做得更好,理性支配大脑的人生活安排的更好。必须承认的是...我一直都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时常会情绪化,喜欢体悟,还因此而得意自己的偶尔文艺,“训斥”小兰同学总是用理性的态度和我辩论,而不“走心”(hh在此和你道歉啦~~)。
努力固然很重要,但仔细想想理性和逻辑确实更需要经过训练,要不断训练自己,让自己成熟起来。再者就是希望自己更坚定自己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减少太多为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纠缠的时间了,生活变得简单就不会再挂心各种无用的焦虑和烦恼了。
年失去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么复杂的一年,就借用中午实验室李先生发表总结的一句话吧,感恩,让我们更加笃定,让我们更加坚强,让我们更加勇敢!
对于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愿望,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希望爱的人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