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小方防夏季病

  夏季,我们在紧张而忙碌生活的同时,还应顺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合理正确地调理身体。针对夏季常见的热伤风、中暑、心烦失眠、急性胃肠炎等不适,为大家推荐几个养生小妙方,不妨一试。

  《黄帝内经》中描述夏季特点:“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夏天是大地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因此夏季调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而可多用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代茶饮,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补养心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肾水相对虚衰,因此要注意补养肾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桑葚等,防出汗太过,耗气伤津。

  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热伤风服金银花

  热伤风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由风热之邪气侵袭人体所致,症状有发热、鼻塞、流涕、自汗、头痛、纳差等。介绍一味偏方:

  金银花芦根茶

  金银花30克,芦根30克,竹叶15克,薄荷10克。四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日1剂,服用前可以加少许白糖调味。

  方中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常用于各种热性病。芦根善清热生津,除烦,利尿。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等。竹叶可以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薄荷气味芳香,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常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等病。

  上药合用,金银花可以清热,芦根、竹叶生津除烦,薄荷疏风散热,辅以白糖调味,对热伤风有很好的作用。

  

  

中暑常备薄荷叶

  天热容易造成中暑,当出现疲倦无力,不欲饮食,头晕等表现时,则属于轻度中暑,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调理。

  薄荷藿香饮

  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加水淹没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方中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可以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常用于暑湿表证,胸闷不舒等症,是解暑化湿的良药。香薷入肺、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本经逢原》载:“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薄荷味辛、性凉,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常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等。

  上三味药同用,既能解暑化湿,又能芳香通窍,对中暑导致的头痛头晕、无力、胸闷不适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心烦喝麦冬酸枣茶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睡眠不实。

  麦冬酸枣茶

  取麦冬和酸枣各30克,冰糖适量,将麦冬和酸枣入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代茶饮。

  麦冬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酸枣在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酸枣可以“安五脏,轻身延年”。它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可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等疾病。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的滋补强壮效果。酸枣仁也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

  针对夏季失眠,还可以常练习握固的姿势,《诸病源候论》记载:“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此姿势可安神,对改善睡眠有一定好处。

  

肠胃炎巧用大蒜

  夏季是肠胃炎的高发季节,病人一般会以腹痛、呕吐、腹泻为主,腹泻一日数次或十数次。多是由于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的。需要注意腹泻后应多补充水分、吃冷饮也要节制。

  大蒜配面汤

  取紫皮蒜1~2枚,将蒜捣成泥,用稀面汤和匀,服用后卧床休息。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大蒜“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音nǜ)”。

  现代研究认为,大蒜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辅以稀面汤助饮,可以保护胃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51tiantiantejia.com/jwff/83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