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腰椎术后疼痛
案例介绍:患者女性,间断腰痛10余年,加重14天。
现病史:患者10余年来间断腰部疼痛,需要口服药物来控制疼痛。14天前疼痛加重,行走困难,卧床后有缓解。否认双下肢麻木疼痛及乏力:否认大小便异常。自患病以来,患者无头痛、头晕,无胸痛、腹痛,饮食、睡眠可。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5年,口服代文、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平稳;糖尿病病史15年,皮下注射诺和灵,每天4次,血糖控制平稳;抑郁症14年,口服欣百达;13年前,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胃溃疡5个月,现无症状;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有输血史,无输血反应;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腰椎双侧肌张力高,广泛压痛,ROM中度受限,直腿抬高试
验(+),无麻木,无发热,VAS评分7~8分。
入院诊断:腰痛、腰椎管狭窄症术后。
治疗:①腰椎局部神经阻滞(利多因卡5mL+生理盐水15mL.+腺苷钴胺0.5mg+曲安奈德20mg进行注射)+三氧20mL(浓度30μg/mL),一周1次,5次为1个疗程。
②三氧自体血疗法15次,一天1次,一周5次,持续3周,初始依度30μg/mL,两天后浓度增加到40μg/mL,之后浓度不变。
治疗效果:治疗5次后,患者主诉疼痛明显减轻,已停止服用止痛药,VAS评分3~4分;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很轻松地行走一段距离
讨论:(1)三氧的抗炎作用: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2)三氧的抑制免疫反应: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三氧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
(3)三氧的镇痛作用:三氧的镇痛作用直接作用于椎间盘表面、邻近韧带、小关节突出及腰肌内广泛分布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因被炎性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P物质或磷酸酶A2等)激活而产生疼痛。
(4)自体血疗法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继亮,崔守春,赵建春.应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14(8):-
摘自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