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雨经过,你微笑仰望着天一纸寡言

疫情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今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了复工。

身边有位朋友,她便是这熙熙攘攘复工人流之中的一员。

今晚看到她的朋友圈,感触很深。

自从疫情开始,孩子一直很听话,再想出去玩,也不吵不闹。

直到今天,孩子开始嚎啕大哭,“大人都出去了,妈妈骗人。”

我建议她,是否可以让孩子在这段时间踏实地学一点东西?

其实最近一直思考:等到疫情过去,我们将交上怎样一张考卷?

19世纪,俄罗斯爆发一场瘟疫;

普希金困在家里三个月,写了6部中篇,4部长篇和27首抒情诗。

20世纪,在俄国的2次革命和一战的动荡生活里;

肖洛霍夫写出多万字的长篇巨作《静静的顿河》;

还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人与人的差距,都是在无人督促的时候拉开的。

我也相信,太多的人在此刻蓄力,“弯道超车”。

“你所羡慕的一切幸福,背后其实都有你不曾吃过苦。”

比如下班后,比如假日里,比如疫情下。

等潮水褪去后,你会看到谁在裸泳。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实疫情之下,更应做一个冷静沉稳的人。

景区爆满、餐馆排队、广场喝茶、摘下口罩;

在黎明的钟声敲响之前,你看到的所有光亮,可能都是诱饵。

而困境,却可能是人生的催化剂;

“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4岁患昏厥症,7岁患严重肺炎;

46岁掉光所有牙齿,双目失明;

50岁之后,患关节炎、肠胃炎、喉癌。

但他却从未被困境打倒,而是在困境中练就了一身本领。

哪有什么“苦难造就天才”,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忍受了旁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罢了。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句话印象深刻: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

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正结束。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51tiantiantejia.com/jwys/11718.html


当前时间:


鲁ICP备12030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