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D,从发现到找到治疗方案

今天(年3月3日)非常开心,因为早上小宝的空腹血糖测的是4.6,在正常范围内。是这么一段时间来最好的一次,说明经过医生的指导,我们摸索到了宝贝吃玉米淀粉的正确方式。也是这么几个月来我真正开心的事。

没想到写的关于小宝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她的病,从发现到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中间经历了太多,记录下这中间的心路历程。

发现

年11月13日,周六,小宝1周6。那天先生、大宝以及照顾小宝的姑姑下午都去了泉州的姑姑家喝婚嫁酒。晚饭后(给小宝吃的是:饭+南瓜),我邀请了邻居来家中玩耍,等9点大家都走后,按照正常哄小宝睡觉。结果那天很闹,要一直抱着,不能放床上,还时不时的哼、哼、哼。我还没有意识到孩子不舒服,直到晚上11点了,孩子开始第一次吐,我才意识到小宝这么闹是因为不舒服。一个小时后第二次吐,后面又吐了多次,我一个人在家,心理真的很慌。由于这么晚,先生回来肯定来不及。到凌晨1点半我支撑不下去了,电话叫晚上来家中玩的邻居(素兰),医院急诊。邻居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她很热心医院,前前后后的忙着。这次诊断只是验了大便,判断是急性肠胃炎,给孩子用了开塞露,开了些药就回来了,到家已经是凌晨5点。回来后小宝就睡着了。先生直到10点多才到家,这次小宝精神状态都正常。

然而,11月24日,小宝晚上再一次闹,又吐了多次。这次医院急诊,这次验了血常规以及大便,说是急性肠胃炎,和上次的药一样。但是这次后的两天发现小宝不爱喝奶也不爱玩,白天老是趴在大人身上。虽然有所好转,但我仍是不放心。

11月28日晚,小宝喝完奶后吐了一次。

第二天,我医院,并且挂主任号。从中午一直等到下午5点多,这期间小宝很活跃,我都一度怀疑是不是我想多了。医生让抽血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测,其中生化检测可能要3个小时才出结果。那天也是那么凑巧,检测结果赶在医生7点多下班前出来了,血常规正常,但是生化的指标却很多异常,尤其是转氨酶比正常范围高4倍左右。医生让我们直接第二天住院查。

于是,在11月29日,医院住院4天,各种检查都做了,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因为只有这项指标比正常范围高0.04。这个结果还是让我怀疑。于是2周后,带小宝去复查抽血。然而转氨酶没有降反而在上升。

这次医院,最终在总院入院检查。原因是这里有儿科,且有不错的肝胆科。这是第二次住院。起初,主治医生并未发现异常,但第二天主任医生夏主任查房时按压小宝肚子,发现肝怎么这么大:肋下6尺,快到肚脐了。正常这么大的孩子是摸不到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长不大”,医生跟我说了这一句。我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我医院,听到医生这么说,真的是如五雷轰顶。等医生走后,眼泪直流。也不相信医生说的,医院住院期间,好几个主任医生也摸了小宝的肚子,并没有说肝大呀。

接下来各种化验与检查,要排除与肝的各种常见疾病:甲肝、丙肝等等。医院和我一起照顾小宝。可是各种检查显示都没有问题,医院肝胆科主任会诊,给出:小宝很可能患的是罕见基因疾病:糖原累计综合症,但不确定具体是其中的哪型。夏主任还请来了医院的陆主任过来会诊,告诉我:孩子的病不是很着急的,建议选择基因检测,而不是肝穿,肝穿对孩子还是有风险,还帮我们选择了上海医院,如果我们选择肝穿,可以找她,她帮我们直接联系。夏主任也是觉得基因检测更好。

接下来就是一个月的基因检测结果的漫长等待。期间我们每周都会去找夏主任复诊,转氨酶指标升到了多,主任叫我们直接住院保肝。这是我们的第三次住院。

确诊

大学同学正好是基因检测公司的,帮我开通了绿色通道才赶在年前出来结果:糖原累计综合征第6型。夏主任告诉我们:本身糖原累计综合症在福建的案例少,常见的是1型,6型案例更少。如果有条件,建议直医院。这样,我们预约了2月7号的医院的糖原累计综合症科,正好是年后第一天上班。看的是陆怡主任,治疗方案:不要吃保肝药,一天4次的玉米淀粉,每次5克,上午、下午的两餐之间,睡前一次,半夜一次,且不能以各种理由不按时吃,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血糖不能太低,加到10g后隔一周来复查。

治疗

回来后我们按照这个方案吃药,同时在网络上搜索关于这个病的信息,我加了这个罕见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51tiantiantejia.com/jwys/9942.html


当前时间:


鲁ICP备12030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