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兴隆青春正当时战疫展风采澎湃在线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同,突然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节日喜庆增加了几分紧张严肃。正月初七,一个由42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战疫的集中隔离区工作组成立了,一支由42名热血青年勇于攻坚克难的抗疫突击队诞生了,一句“疫情不减我们不退,疫情不灭我们不散”的誓言响起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以奉献友爱,担当负责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突击队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支面对疫情,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团队

隔离区内,原本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也许就变成了现实困难,原来共同的工作可能就成了一人的承担。医护人员杨春是一个三岁幼儿的母亲,已连续工作27天不能照顾孩子,她的丈夫是放射科医生也在抗疫一线,既要干好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隔离区外的丈夫身上。医护人员于莉接到了7岁女儿《写给医生妈妈的信》的作文,看着看着留下了泪水,原本怎么教怎么管都不听的女儿,那一刹那感觉真的长大了,自己却不再身边。刘文奇同志的大女儿刚上小学,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刻,一对三岁的双胞胎女儿正是下地撒欢的年龄,洗衣做饭、教育孩子全部落在妻子身上,每天通过视频看着孩子进步。一个14天的隔离周期结束后,安保人员董大伟主动请战要坚持到底,把定于2月2日领证订婚的日期又向后推了又推。县里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曹胜凯,分配到卫计局参加工作不久,整个春节都忙在抗疫一线,每天只是通过电话向家在东北的父母道一声好,却隐瞒了自己身在隔离区。

这是一支面对疫情,敢冲锋勇克难的战斗团队

隔离区内长期工作,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考验。哪里有困难,哪有最辛苦,哪里就有突击队。隔离区内洗消、消杀工作最辛苦,既要完成隔离区内的规定任务,还有不定的来人来车消杀任务,在医疗物资紧缺时候,洗消人员任志斌穿着隔离服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3小时,特别是在午夜出现李某腹泻发烧时,主动开展应急救助,及时反馈病情,有效帮助专家组进行确诊治疗。洗消人员杨嘉斌在完成任务情况下,帮助搬运医疗垃圾,在没有电梯运行的情况,穿着隔离服负重前行,仅一次运输,就楼上楼下从三层到一层,跑了37趟,手已被汗水泡破,鼻子被84消毒液熏出血,但他还是坚持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面对午夜观察人员腹泻发烧的紧急状况,专家组成员赵春燕到达现场,进入房间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情况,并提出急性肠胃炎的会诊意见后进行紧急救治,期间坚持一线陪护直到凌晨四点患者体征正常后才返回房间。后勤保障蔡金磊在没有酒店服务人员的情况,不分时间做好服务保障,半夜给医护人员送餐,给隔离人员找针线……每日合理安排饮食,竭力保障这支队伍的日常生活。安保组长李亚峰第一时间进驻隔离区,与干警同时封闭,既要保护好医护人员也要管理好干警,当个别干警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他第一时间站出来顶岗,他做到了“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还要做好”,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标杆。

这是一支面对疫情,讲团结重感情的友爱团队

只要团结就有战斗力,只要带着感情就能干好工作,“我来,我帮你”这是隔离区里最常听到的话语。隔离区内有时一天进出10多名观察对象,消杀人员的辛苦可想而知,为了避免其他消杀人员反复上下楼给救护车消杀的辛苦,刘亚东自己负责了楼内两层房间的消杀任务,医护人员倪秀山主动帮助开展工作,特别是隔离区换岗轮休,他主动留守坚持手把手帮带新人,医院选派援鄂人员,又第一时间主动申请,愿意去更困难的一线。薄薄的隔离服看着容易穿着困难,每次都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安保人员穿好隔离服,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保证安全。唯一的值守司机王建芳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人,定期领取医疗物资,帮带换洗衣服,平时没事就帮忙清理垃圾、打扫卫生,从没觉得累。隔离区内工作太久,卫计局李凤武主任准备了电动理发器,和任志斌一起主动帮助大家理发,让大家感受了“二月二”节日氛围。对于生病的工作人员,他也及时发挥特长,总是第一时间拿药送饭,给大家不仅带来了大哥关怀,更是带来了战友温暖。(陈阳、王德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51tiantiantejia.com/jwzl/12310.html


当前时间:


鲁ICP备12030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