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热浪已拉开序幕,夏季天气炎热,冷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一根冒着冷气的雪糕,一个冰镇好的西瓜,在酷暑难耐之时给我们带来的凉爽和畅快。
可是你知道吗?不适宜的吃法,很容易就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乱象,其中有一种疾病来势汹汹,症状跟肠胃炎很像,稍不留神就可能要命,千万别硬扛!
以下两个病例来自于近期我亲自经历的诊疗病人。
1
一位50岁男子,进食棒冰后2小时突发心前区剧烈闷痛,大汗淋漓,烦躁虚弱。医院下沙院区急诊室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小时内急诊行冠脉血管成形术开通血管,术中见前降支近段起完全闭塞,行前降支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术中患者胸痛症状即明显缓解。据该患者描述,自身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仅有的危险因素是每天1包烟。而诱因是一根夏天美食,棒冰。
2
无独有偶,2天后一位70多岁女性,中饭后打扑克时出现上腹部不适至隐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同时出大汗。患者强忍了数小时后,傍医院下沙院区挂了消化内科,以为是不是吃坏了。幸好消化科医生识别出疑似心肌梗死转至急诊,一查心肌梗死标志物升高,当晚急诊行冠脉造影,术中见前降支中段起完全闭塞,行前降支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经过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后,终于转危为安。该患者患有高血压,术后上腹不适好转。
据统计,约30%急性心梗患者发作前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消化不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为什么明明是心肌梗塞,病人却表现为胃肠炎的症状?为什么看似简单的胃肠炎,却隐藏着致命的心脏病?
这是因为,大量喝冷饮,会致使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
心肌梗死前的3至24小时,有可能会出现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是女性,老年,或糖尿病人。
这种明显不适的症状常常被绝大部分病人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因此耽误了心梗抢救的黄金时期。
那么应该如何识别呢?
如果以上高危患者,在上吐下泻的同时伴随有剑突疼痛出汗,可能预示发生心梗。剑突的位置在上腹之上,胸骨下端,如下图所示。
为何心脏不痛,身体其它部位却会感觉到痛?
心脏本身是没有感觉的,所谓的“心痛“,其实是由于支配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进而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
在这一过程中,疼痛通过与支配心脏神经平行的,其他神经传递给患者,如果碰到的这根神经恰巧是支配肠胃的,便表现为腹痛。
急性心梗通过“心痛“表现出来的占了70%左右,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疼痛体现出来的占了30%左右,其中又以消化道症状居多。
此外,急性心梗还有一些其他症状:如大汗、牙痛、头痛、咽喉痛、上肢或后背疼痛,有的还会表现为咽喉疼痛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都不要被忽视。
目前不典型心梗发生比例大大增加,由于不典型心梗临床表现不特别,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常常会被病人及家属忽略,导致误诊甚至失去抢救时机。
如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和老年人,出现上腹疼痛、牙痛以及原因不明的不适时,要想到急性心梗的可能,医院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免贻误最佳抢救治疗时机。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疫情下如何预防管理
●每5人就有2个人死于此病!能预防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冠心病为何引起胸痛?这次的视频真相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