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福州市科协技术协会,已授权转载)
已经深秋,气温骤降,这是导致疾病的主要诱因,像感冒和一些“老毛病”也会特别容易复发。为此医生提醒,深秋时节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种疾病的预防。
一、当心腹泻导致胃病复发
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曹涛说,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专家建议: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注意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
二、加强锻炼抵抗呼吸疾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医生指出,秋季气温温差开始增大,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从而引起感冒、咳嗽。
专家建议:
1.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做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
2.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小孩对气候比较敏感,也是易感人群。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引起感冒。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早晚增减衣服,饮食方面应该多吃杂粮、小米粥、米饭、馒头、青菜、水果、鸡蛋等食物,防止食物单一。
三、秋季贪凉,感冒上身
平时,我们的鼻腔、口腔黏膜周围,都附着许多细菌,只因为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它们无机可乘,故不能危害身体。可是,当我们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会大大下降,病菌病毒便乘机而入,侵犯人的身体,从而导致感冒等疾病。
专家建议:当发生感冒时,既不必惊慌,也不可不当回事。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
四、宝宝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儿科医生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手足口病易发,9月是高峰期的最后一个月,家长需要注意。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
专家建议: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或用鱼肝油涂抹口腔,消炎止痛。如果患儿口腔已经溃疡,应避免咸食,否则宝宝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吃东西。
编辑:刘伟琼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希望转载,请在转载时标明。
「点击标题查看精彩热文↓」
《和星空有个约会,10月刊新鲜上市!》
《隐藏的电梯安全密码,我们也许只会坐!》
《你怎么就那么招蚊子?》
《上班族的新危机,别让慢性疲劳吞噬你》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邮箱:zl
cast.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