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梧叶一声秋。
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也很大,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对抗常见的秋季疾病,注意保暖和做好日常保健,对于预防疾病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常见的秋季疾病有哪些呢?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树华提示,常见的秋季多发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感冒
秋季白天与晚上温差较大,空气干燥,一冷一热就容易引发感冒。
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心脑血管疾病:
气温骤降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狭窄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减缓,血量减少,引起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急性心机梗塞、中风等疾病。寒冷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吸烟,不酗酒,不过度劳累。尤其是注意观察血压、心脏等病情变化,定期检查,按时服药。
3
过敏性鼻炎
秋季亦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季节,如出现频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咽部粘膜发痒等症,可能您患上了此病。
在已知过敏源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接触,未知过敏源的患者应查清过敏源后“敬而远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温差较大时应注意保暖。
4
胃肠道疾病
秋季气候多变也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因此防止疲劳后着凉,保持个人卫生,注意膳食合理,不喝冷饮,不吃冷饭,注意腹部保暖,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保养脾胃,防止胃病复发。
5
哮喘
每年夏末秋初,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开始增多,寒冬腊月减缓。这种病各种年龄、不同性别都可患,且易反复发作。
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首先要尽量避开过敏源;另外,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白天可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6
手脚皲裂
天气降温后皮脂腺分泌势必会减少,容易引起皮肤干燥脱皮以及瘙痒。用手抓挠的话,可能会出现激发性的皮炎,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
尽量减少使用强碱性的肥皂或者沐浴露,做家务的时候尽量戴上橡胶手套,能防止直接接触洗涤剂,避免吃辛辣刺激性以及鱼虾类的食物,多次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不要用力抓挠。
呼吸内科主任李树华表示,秋季高发疾病种类繁多,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但是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将疾病杀死在萌芽阶段,将它们拒之门外。
呼吸内科团队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间质性肺病等诊治均具有较高水平。拥有独立的肺功能室、电子支气管镜室、雾化室、多导睡眠监测监系统,能够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做出快速的诊断。支气管镜室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提高了对肺癌、肺脓肿、复杂的肺部感染、气道狭窄等疾病诊治水平。对多种疑难疾病,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肺栓塞的诊治、肺癌的早期诊断、复杂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耐多药结核病、难治性哮喘具有独到的诊治策略。
呼吸内科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
李树华
内科主任医师
肺病诊疗中心主任
呼吸内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泰安市第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
宁阳县第七、八、九届政协常委
擅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病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工作以来共出版专著三部,其中一部任主编,两部任副主编,发表省级以上专业论文十余篇。
专家门诊:周一周五
服务
新闻线索:李树华
文案编辑:孙峰松刘方晓
责任编辑:李峰
专业审核:赵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