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许多肠道炎性疾病是以阑尾炎为首发症状。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大家对它也并不陌生。但一些大家广为流传的知识可能并不准确。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误区,排除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了解阑尾炎,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早诊断早治疗。
误区一:上腹痛跟阑尾炎无关
有人会说,阑尾位于右下腹,那如果是上腹部疼痛怎么会是阑尾炎呢?
其实早期急性阑尾炎多出现上腹、脐周疼痛,是因为炎症没有波及阑尾浆膜层,是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定位并不确切。
当炎症侵犯到浆膜层、壁层腹膜时,是受体神经支配的,感觉变得敏感,定位也更准确,就会感到右下疼痛。
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人发病开始就出现右下腹痛。
同样的道理,那些认为只要右下出现腹痛就是阑尾炎发作,这也是错误的认识,再考虑到阑尾炎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误区二:饭后运动就会导致阑尾炎
很多人认为,饭后运动会让食物进入阑尾,引发阑尾炎。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靠谱的。
食物在进入胃部到最后消化需要至少6个小时。阑尾位于盲肠末端,饭后半小时运动导致食物掉入阑尾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阑尾炎发作的原因多半是因为肠胃消化问题。肠道的消化功能不良才会导致食物积存。长期停留在肠道的食物残渣才会有掉入阑尾的可能性。
因此饭后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散步,不会增加阑尾炎的风险,相反可以有助于消化。
误区三:阑尾炎必须要割掉阑尾
大家一听到阑尾炎要割阑尾就很紧张和害怕,但其实阑尾炎不一定非要进行手术切除才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是单纯的阑尾炎,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比如药物、输液缓解疼痛症状。
目前手术治疗的方便和有效。所以建议大家即使选择了保守治疗后期也可以选择手术切除,避免复发。但如果阑尾炎已经出现化脓性感染,或者阑尾炎穿孔,就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有相关问题欢迎评论私信与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