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韦锦青夫妻
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接到战时命令后,他们共赴一线,并肩战斗,相互鼓励,坚持值守,他们就是丁勇、韦锦青夫妻,是防汛一线的“最美夫妻档”。
丁勇是陶厂交警中队民警,在运漕镇凌家滩路口开展抗洪抢险执勤工作。凌家滩路口既是进出运漕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通往含山高铁南站的丁字路口,抗洪救灾、外来车辆都特别多。为了确保道路畅通,每次执勤时,丁勇总是七点不到就上岗执勤,直到深夜九点多交通压力减小时才轮流休息。渴了,他就喝点矿泉水,歇下来吃盒饭时,饭菜都已经凉透了。一天下来,他的皮肤也晒伤了,额头和手臂也留下了一道道晒痕。就这样,他在凌家滩路口坚守了10余天,还将继续坚守下去。谁又知道,妻子和他都在防汛一线。身为铜闸中心小学教师的妻子韦锦青,虽然正值暑期放假,但她响应县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巡梗工作:面对草丛中的蛇虫,她没有退缩,用手里的木棍,仔细“扫描”着每一寸堤面,生怕错过任何一处险情。
然而他们的女儿今年才九岁,却无法陪伴。“已经半个多月都没有回家了,一想起自己没能好好陪女儿,就有点难过。但防汛工作重于一切!希望我和她妈妈的付出能给村民们一份安心。”
丁勇夫妻都是基层工作者,他们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用行动诠释了他们之间的别样浪漫。防汛工作虽然艰苦,但只要能保一方平安,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晏鹏宇、冯春怡夫妻
他们是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是相亲相爱的结发夫妻,现在又是携手抗洪的“战友”。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各自坚守岗位,“并肩作战”在含山防汛救灾第一线,他们的名字叫晏鹏宇、冯春怡,分别来自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和含山县第二中学。
洪水袭来,汛情严峻,7月15日尚在西安的晏鹏宇接到学校通知加入防汛突击队的电话后,身为党员的他没有片刻犹豫就应承下来,并迅速购买高铁车票连夜赶回含山,第一时间赶赴陶厂牛屯河大堤参加防汛。“我特别支持他去,能有这个机会为防汛救灾做点事,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晏鹏宇的爱人冯春怡说道。
经过几夜不合眼的煎熬和持续性的排查,他所在的第一批突击队最终成功保住了陶厂关镇的三水滩堤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活真不容易干,熬一夜不说,还要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坝上来回巡逻,比教一个年级的课还累嘛!。”晏鹏宇笑着说到。在陶厂圩区险情被排除后,晏鹏宇和他所在的突击队又奉命火速前往险情非常严重的林头东关的联圩区,彻夜排查分管地段的险情,对其进行不间断地巡堤查险。这一守又是许多个不眠夜,“雨说来就来,衣服总是湿的,雨衣雨裤外面雨水湿,里面则是如蒸笼一般,内衣内裤被捂得汗透。”晏鹏宇说,虽然我是教师但也是党员,应该带头做表率,只要能为保卫家园尽一份力,再苦再累都没什么!
晏鹏宇的妻子冯老师所任教的含山二中是县城派出防汛人员最多的学校之一,和爱人一样,她没有片刻犹豫,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学校的防汛的队伍中。7月28早上五点,冯老师穿戴好防汛服装后就匆匆出门赶往集合地,乘车前往70多公里外的运漕镇三汊河。由于早上起得早,吃的少,到了目的地后又顾不得休息就开始按照要求巡堤检视,正走的一头热汗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把她浇了个透心凉。她觉得腹中一阵绞痛,便蹲倒在雨里,站不起来了。随行的老师赶紧拨打了电话,医院,在进行了一番检查问询后,医生医院做进一歩的诊疗。
此时正在家中为晚上夜巡做准备的晏鹏宇在接到电话后,坐立难安,待到妻子到家后便马不停蹄地带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排队、抽血、化验后。医生确诊冯老师是因为冷热交替突然受凉引起了急性肠胃炎,需要住院吊水接受治疗。可任务在身的晏鹏宇顾实在无暇在旁照顾,医院接受治疗的妻子他就被学校的电话召回。“今晚有同志请假了,请你接替他临时负责第二小组的指挥。”放下电话后,晏鹏宇匆匆告别尚在接受治疗的妻子,挎上背包穿好防汛服,匆匆搭上开往圩区的车子......
他们夫妻俩育有一个5岁的女儿,十分乖巧可爱。每次临行前,晏鹏宇总要抱起女儿亲了又亲。“爸爸要去外面打洪水怪兽去了啊,你在家乖乖听奶奶话”。“嗯,爸爸真了不起!”女儿睁着一双惊喜的大眼睛崇拜地看着父亲。由于夫妻两人都要在防汛救灾一线忙碌,孩子只能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代为照顾。前几天,晏鹏宇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巡堤视频后,她的女儿为此感到特别骄傲,总喜欢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炫耀说:“我的爸爸妈妈是去打洪水怪兽了!”因为防汛的缘故,孩子的许多暑期辅导课不能如约参加,夫妻俩为此感到十分的愧疚。
“希望他和队友们能守护好大堤,我很快就会回到堤上与他们共守堤,让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安心、舒心。”躺在病床上的冯老师如此表示,她最希望的是洪水能早日退去,人们能早日回归家园。
来源:含山早点、县教育局
原标题:《闻“汛”而动——防汛一线的“最美夫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