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胃病是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所以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胃病不会传染。
然而医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胃病的真正祸首是幽门螺旋菌。
香港大学医学系讲师程自刚博士在香港国际肿瘤会议上指出,社会经济状态低下和幽门螺旋菌感染是造成中国胃癌高发病的原因。
他对福建省名35~60岁的志愿者进行内窥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旋菌平均感染率为79%,同时还发现30例胃癌和76例胃溃疡。
而幽门螺旋菌试验阳性的检出率在胃癌病人中为66%,胃溃疡病人中为87%,胃炎病人中为84%。
福建省是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省份,程自刚博士的研究就很具典型意义。
德国《制点》周刊也登出有关幽门螺旋菌的报道,认为该菌可能通过嘴、食道进入胃部,可潜伏达10年以上,它可在胃部产生毒素,破坏胃组织,导致胃粘膜发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消化不良和胃癌等症,而胃酸尽管是各种病原体的克星,唯独对此菌无可奈何。
目前1/3的德国人胃里有幽门螺旋菌。
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专家通过样本人群调查证实,中国是幽门螺旋菌高感染区。
经过对我国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旋菌感染情况调查,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人群其感染年龄早且感染率高,消化性溃疡的内窥镜检出率为16.5~32.6%,而我国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慢性胃病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幽门螺旋菌又与此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起,列为5组致癌物质的第一级。
我国最近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
医院和浙江医科大学的共同研究发现,猪的胃内也存在幽门螺旋菌,其血清阳性率为49.28%,在34份血清阳性标本中31例有明显的慢性胃炎症状,占91.2%。
同时,大多数屠宰人员,在从事宰猪工作后感染了胃病,屠龄10年以上和不超过10年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1.3%和40.6%。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改变过去对胃病的传统认识,而且应当防止幽门螺旋菌的传染,如不要亲吻嘴部和深吻,对人畜共同采取防治措施或加以隔离,在治疗上使用杀灭幽门螺旋菌的抗菌素,等等,都有助于防止慢性胃病复发、再发,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