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凌晨4点洛杉矶的故事,但很少人见过凌晨4医院下残忍的故事
当你在酣睡淋漓时,当你还在熬夜玩各种游戏,刷各种短视频时;
医院,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吗?
那里跟白天一样忙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医疗团队与时间赛跑,急救车一辆又一辆,急诊大厅的值班医生正在有序地忙碌着
转到第一人称视觉,可以看到,医院的走廊里,不少家属在地上铺张薄被子、衣服、纸板,就地躺着睡觉。
护士带着家属,推着病床,来回奔波,去做检查或者化疗;
眼前的这一幕,突然让人觉得之前所有的肆无忌惮,都是一种罪恶,既心酸又无奈。
躺过ICU,才发现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
看病就像个无底洞一辈子辛苦赚来医院“送”;
见过一个中年男人,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妻子确诊了癌症,医院的大厅嚎啕大哭...
大多数人,在生命的最后1~2年花光一辈子的积蓄,在医院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这样的现象!
北大医生薄世宁说“当ICU医生20多年,每天面对都是病人的生死考验,他说IUC和任何一个科室都不一样,是生和死的交叉地带,也承载着人间最极致的情感表达,有时候人性会在这里暴露的一览无余,但是见证更多的,还是人间最真挚爱。”
医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生命的脆弱和倔强,也撕开了生活最残忍的真相,爱与恶在这里交织!
我们还剩下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娱乐场所丰富多彩、饮食种类多样性,吃喝玩乐不断在丰富我们的生活。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生命质量却发生重大改变,各种疾病越来越年轻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食物超添加剂、生活作息紊乱、胡吃海塞......
这一系列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造成我们的生命质量在不断下降!
环保纪录片《家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
这部纪录片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耗子上亿,动用名员工,21个月拍摄完成,已被翻译成14种语言。
中文是由周迅倾力配音的,是一部非常美、非常棒,令人深思的纪录片。
在《Home》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过去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人们不停给地球母亲造成各种伤痛,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融化、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砍伐、物种灭绝....
其中还列举纽约、拉斯维加斯、洛杉矶、深圳、孟买、东京和迪拜等城市作为管理不善和能源,水及食物被大量消耗的例子。
里面有些数据资料,给大家了解下: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10亿人在饱受饥饿*全球超过50%销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与生化燃料上*全球40%耕地质量下降*每年有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到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再看一组国内各种疾病数据: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2.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人
糖尿病患者达到1.4亿+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2.26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
古人说“天人合一”,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当你破坏了自然,最终恶果会反扑给人类本身。
环境因素、科技因素、饮食“科技与狠活”,以及各种自我的不节制、不克制、抵不住诱惑等等,让我们的生命质量不断出现下滑。
一人得病,全家遭殃
北大医生薄世宁在抖音号里充满着对生命的敬重,看到了各种人性的暴露,
而有些人却肆意挥霍着生命,17岁少年熬夜进入IUC,原因大部分人都在重复着:
熬夜玩手机、玩游戏、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高糖、高油、高盐...
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一段早年的新闻刷屏网络,
李宗伟曾被确诊罹患鼻癌,视频里,他回忆了自己心酸的抗癌过程。
哭成了一些人最无奈的宣泄举动,每天晚上,他老婆和他妈妈,都会躲起来偷偷流泪,而硬汉类型的李宗伟也时而猛男落泪,躲在浴室里埋头大哭。
一人生病,全家人都要承压巨大的心理和生活的压力,并且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
两个月时间里,李宗伟接受了了33次质子治疗,费用高达万人民币。
这样的价格放在普通家庭人里,就是天价!
有多少人可以有房卖,有多少人有巨额存款?
有人说“一人生病、全家遭罪,在小康和赤贫之间,只不过食一场病的距离”。
看病就像个无底洞一辈子辛苦赚来医院送,不仅自己受罪还拖累家人。
对绝大数普通家庭来说,一个家,顶梁柱夸了,家也垮了,其他人生了重病,顶梁柱一样会垮!
一场重病,就是全家的浩劫;一次手术费,就足以掏光全部的家底。好好珍爱自己的身体,你的健康不只属于你自己,还有爱你的家人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奢侈的财富,提升生命质量从来都不是中老年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
它是每个家庭的事!
学会生命质量管理,就是在保护家人朋友
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周恩来
小时候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
一位富翁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安心静养,富翁一脸诧异地说,你知道我每分钟赚多少钱吗?
医生听了后,把富翁带到一片墓地,心平气和地对富翁说:“这里面的人有很多跟你一样富有,甚至每分钟比你赚得还多,可是如今,他们都消失了,赚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就算“抛油变嫩”的教主黄晓明,也对健康“肃然起敬”,开始好好管理自我健康了
有网友总结了黄晓明在某社交平台的发文顺序:
10月3号,表弟结婚了,开心!10月5号,在老家吃特色菜,开心!10月6号,肠胃炎荨麻疹,不开心!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对环境好坏不在意、对工作地方无感,那么也容易把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和认知“传染”给家人、朋友。
很多的健康问题,跟一家人的习性相近,家庭环境认知、舒适认知、家庭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对我们的个体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不吃香菜,其实是自己的父母辈也不喜欢吃!
一些小孩肥胖,其实是父母喜欢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于是小孩也肥胖。
因此,当学会生命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生命质量管理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从环境、生活、营养、心理等角度进行全面地健康预防,防大于治,防重于治,学会以后,它可以管理你的方方面面,从生到死,从老到小,比如成长过程、临终关怀、饮食起居、备孕、生活旅居、吃喝拉撒睡等等。它融合了“治未病”理念,以生命至上,让每个人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它跟传统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从事生命质量管理的从业者,生命质量管理更贴合现代人的观念,也更容易融入人们心中,建立信任感。自己学会生命质量管理知识后,可以管理家庭成员的生命健康,传授知识,充分调动个人以及家庭的健康积极性,把从前“治病为中心”向“生命质量管理”的风向转变,从而对生命健康全方位管理,达到健康维护,提高生命质量。
随着国民健康的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生命质量管理理念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家庭最少有一个人懂得生命健康管理的方法,制定管理方案,是不是可以让个人减轻痛苦,家庭增加幸福;这种理念,不仅结合了国家政策,还能帮助社会和国家减轻负担,让全民共享健康。
作家张晓风在《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中写道:
“如果容许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我一定这样规定:这一天不能用来娱乐或旅行,医院参观一下人类的生老病死。”
人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难的,如果一家人都能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那很幸福,也极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