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
芒种忙,麦上场
风吹麦浪香
芒种到,仲夏就开始啦!
养生需注意什么
养生还需先养心!
气温高
除了黑龙江北部,青藏高原等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此后就开始体验一年中最热的酷暑了。黄河淮河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在芒种以后,可能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而在华南的两广和福建等地,平均气温也在30°上下。若是碰上雷雨天气,下雨之前,气温超级闷热,要提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等夏季病。
雨量大
芒种以后,黄淮平原进入雨季,长江下游也会先后会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气温起伏较大,西南的高原地区甚至经常出现冰雹。天气湿热,要注意防摔,衣物被褥也要经常除湿,年纪大的人要注意关节病找上门。
芒种时节有哪些习俗?
泡青梅酒
在南方,尤其是南京溧水地区,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采摘之后,放家里阴干,在芒种这天,将清洗后的梅子泡在白酒里,以梅子、白酒,冰糖为原料,泡上一个月,便成青梅酒。据说,这个民俗跟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有关。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的侗族青年男女,每逢芒种时节,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的夫妇由好友陪伴,边插秧边扔泥巴。最后,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有点类似于傣族的泼水节。
安苗
在安徽南部,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春天来临,万花待放,民间有迎花神的习俗;而到了芒种时节,百花凋零,民间也有祭祀花神,饯送花神归位的仪式,以此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不过,现在,这种习俗已经很少见了。
芒种期间,如何养生?
芒种期间,天气热,雨水多,饮食当以清淡为主。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懒散、头脑不清爽是多数人在芒种时节的状态。
芒种时节,空气湿热,而湿邪重浊易伤肾气、困肠胃,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故学生、司机及高空作业的人,要防止“夏打盹”,以免影响学习或发生危险。
预防措施是: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以防止血钾过分降低,适当补充钾元素则有利于改善体内钾、钠平衡。
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粮食中的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都含有较多的钾元素。
天气酷热,健身养生要注意哪些?
1精神调养方面
芒种养生先养心,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2
生活起居方面
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3
运动健身方面
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4
个人卫生方面
要经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
5
纳凉习惯方面
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
(文章参考人民日报、国学网整理)
推荐阅读
高考倒计时,未来哪些专业人才最稀缺?
这9种茶,喝多了容易致病
西瓜不能用勺子挖着吃,赶快看看为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