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养猫掏空的成年人

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作者

看客

来源

看客inSight

ID

pic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精致养猫”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政治正确”。

猫粮要精挑细选:无谷、低油脂,买得起进口绝不碰国产“毒粮”。

有条件还要亲自做猫饭:鸡胸、鸡心、牛肉、三文鱼、外加一颗黄澄澄的生蛋黄。

很多干着铲屎的活,操着养娃的心:“我可以顿顿吃外卖,但我的猫绝对不能缺了营养。”

身处墨尔本的娜娜也在这样的风气里不知所措。

从小到大跟父母养狗的她原本这样告诫自己:

“我一定要规划好自己养猫的预算。不能买太多东西,回国带不走。猫也不用吃太好,不需要那么精致,随便养养就可以了......”

但等到自己花了1万5人民币领回家一只精贵的品种猫后,她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

罐头、零食、玩具、猫窝......周围养宠人都有的,她一个也没落下。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卷不动了”,不仅小猫不领情,还有一些失误的选择,让小猫也跟着受过不小“委屈”。

透过娜娜的视,我们得以探访整个互联网上最高端养猫群体,从“宠物博主”这一源头上,看到了这股“养猫内卷”的风潮是怎么刮起来的。

以下是她的口述:

花一万五买一只猫,

希望它能像一条狗

我一直都很想要一只小动物陪着。

在国内,从小到大我们家都养狗,养过苏牧、阿拉斯加这种大型犬,也养过现在的玩具贵宾这种小狗。

高中和大学来到澳洲后,我的寄宿家庭也有一猫一狗,我帮他们遛狗、铲屎。

去年疫情我刚好大学毕业,墨尔本封城了,回国也回不去。

这是我成长过程中唯一没有小动物陪伴的一年,总觉得生活里面缺少了一点什么。

刚好封城后这边出了一个新政策,特别可爱:房东不能拒绝租客养宠物。

因为很多人每天坐在家里,需要小动物作为mentalsupport(精神支持)才可以不抑郁,这可能也是大家一下子都想要养宠物的原因。

结果就是这两年墨尔本所有宠物的身价都在疯涨。

娜娜的小猫在公寓里会见其他小伙伴。受到疫情影响,她身边越来越多人考虑购买宠物作为陪伴

我朋友说19年的时候,澳元可以买到两只英短,-澳元就可以买到一只好品相的蓝山猫纹双色布偶。

但现在一问价格都是(澳元),而且没有“现猫”,想交定金都要排队到半年后。(澳元换算成人民币可以乘以5)

其实我那时只是想要养一个小动物,不一定是猫,狗也可以。

尤其是我小时候还被猫抓过,一直都很害怕,就觉得猫很凶、很可怕,怎么都不如狗。

但是我为什么后来还是养猫了?因为狗买不起。

预算从升到了(澳元)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够多了,结果狗更贵。

澳一只柴犬、0澳一只边牧,就这样高的价格还要排到明年。

然后我就想起我高中Homestay(寄宿家庭)的那只猫,是一只领养的黑色小家猫。

它从小跟狗一起长大,行为很像狗,还会去偷吃狗粮,我觉得如果要养猫,我也想继续养一只性格像狗狗一样的。

这也是我选布偶的一个原因,因为都说布偶的性格好,像狗狗一样亲人。

我觉得现在布偶猫很火可能是市场趋势造成的。

澳洲这边Breeder(繁育人)里,做布偶的相对多一些,养布偶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

我都没想到过,现在我住的这栋公寓里就有不下九只布偶。

封城期间娜娜参加过一次公寓里的布偶party,场面堪比猫咖

因为整个澳洲宠物市场都属于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我那时找猫就跟撒网似的,谁家有新小猫了都问一问,但大部分都要排半年或者年。

没想到今年2月14日情人节的时候,有一家本土猫舍的老奶奶突然和我说,她漏掉了一只小猫,还跟我娓娓道来它凄惨的身世:

它的爸爸是韩国引进的一只纯种的蓝双山猫纹布偶种猫,妈妈是老太太自己很喜欢的一只母猫。

但生完这一窝后,猫妈妈突然去世了,一窝五只小猫里三只都不肯吃东西,跟着一起去世了,只留下了它和它妹妹。

在猫舍发给我的视频里,我看到它非常胆小,躲在落里也不和其他小猫玩,很像一个自闭症儿童。

繁育它的老太太也一直给我做心理建设,说这是她经手过最内向害羞的男孩子,可能和我期待的那种粘人的小猫不太一样。

我的朋友养过那种很怕人、很高冷的布偶猫,它是真的连主人也会咬,养了这样的小猫对主人来讲一定很难过吧,就像你的小孩和你没有感情一样。

猫舍发给娜娜的小猫证件照。繁育它的老太太给小猫取名“BeBrave”,希望它能更勇敢些

但我也不想再等了。

有了养猫的打算之后,我都养成习惯了,一逛超市就去宠物区转转,手机也每天自动推送宠物店的折扣信息。

但等来等去就是没有猫,只有这家猫舍的老太太和我说“下个星期你就能接回家,你要不要”。

辗转反侧思考了一晚上之后,我一早和老太太通了电话,给它交了赎身费的定金。

接小猫回家后,能看出它还是有些害怕,虽然没几天就适应了我这个“主人”,但比如碰到它的爪子,它还会有点不情愿,我就想多做“脱敏训练”培养一下。

所以它刚来我家不到一周的时候,我就把它装到猫包里面带出去玩了。

那时我作为一个新手,还不知道这种透明猫包其实很容易引起猫猫应激,跟着博主的推荐就买了一个。

还好我家猫在这方面继承了布偶的“胆壮”,不但不应激,出去玩反而还很高兴,甚至有种“社牛症”的感觉,见到陌生人来摸它也立刻“呼噜呼噜”把它凑过去。

“脱敏”成功后,我也开始陆陆续续教它不同的技能。

比如,我买了一个响片,它只有听到那个响才能吃东,这样就会养成很好的吃饭习惯。

还有它现在胸前的了,定要带个再吃。

如果我忘了给它系,它就不吃,看着我:“嗯,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我还没带,我怎么能吃饭?”

娜娜在家冻训练猫握

开始我也以为这些是“狗能教,猫不能教”的,但现在我发现:猫猫还是很聪明的。

你看上还有猫会摁铃,那就是种肌记忆,但对猫来说也不需要学这么难的技能吧。

我家猫现在能握、坐下,能听懂的名字、会打滚,我觉得作为只猫已经可以毕业了。

能力范围内,

都想给猫用最好的

其实养猫之前我还没有那么了解布偶这个品种。

当时我经常去我朋友的猫咖玩,她那什么猫都有。

我发现这么多猫,还是布偶最好看,且摸起来也最舒服,所以就认定了是这个品种,不会再看下去了。

养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布偶的肠胃真的那么脆弱,也确实存在屁股后会挂便便的情况,要定期推把那圈推掉......我现在(终于)发现了。

我家猫做过最令崩溃的件事,是次吃海鲜过敏,拉吐犯肠胃炎。

它把物吐出来之后,会趁我们看到之前赶紧吃进去,消灭犯罪现场。

那天晚上它还拉稀了,猫砂盆已经拉满了,最后直接拉到了厕所。

它想把罪证掩盖,就把厕所的吸地垫扯过来盖在上。

第天早上我们起床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迷迷糊糊地刚好脚踩到。

打那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是不是的喂养式出了问题。

娜娜为猫准备的粮,远不这箱

宠物博主都有在家囤罐头的,柜柜的,我也是跟着他们学会了“丰容”这个概念(原指动物园中,造景观或物丰富野动物的圈养活)。

所以我也乎各个牌、各种味都给我家猫买了个,想着个个试出它最喜欢的味。

当时觉得“超市卖的宠物品都能吃”,但现在我再也不敢买了。

个是我家猫吃完海成分的罐头,就会拉稀和呕吐;第个是罐头的成分真的不透明,很多都是泰国产的,打开发现根本不是,就是搅着汤的丝。

在国外买罐头真是很有意思的学。

我喂的是“巅峰”“K9”这种澳洲较常的特产(猫粮)牌,国内友会觉得我们吃得好贵、好卷,但我们在这边买本地的牌,没有邮费和进税,也就2块5(澳元)个罐头,肯定会便宜。

但我发现很多家对此还不满。

些国内很的零品牌,这边买不到,有些家就会海淘、转运过来。

有需求就有市场,慢慢的做这种罐头意的就越来越多,且普遍都是针对猫的。

外根本没想过,会有愿意花多澳元从美国、德国转运个罐头来给猫,但是在华圈,这种现象就很常。

如说像本的猫粮餐包,在这边个要卖15~18澳元个不等,还有德国“李”的罐头,个也要7、8澳元,国内也就块币,但卖到这边的价格就是翻倍的。

我要天天这么喂,我也真是喂不起。

娜娜为猫购买的。有些家庭养猫,吃饭的每天都不重样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们的消费观念吧,就像婴的奶粉,不也是国外的较。

任何进的东都会卖得很贵,就会显得你的喂养式更好、更级。

这种“牌效应”在所有与猫相关的产品上都能体现出来。

我不清楚他们具体怎样想的,我可以肯定的是:所有都想要在能范围之内给猫咪最好的。

开始我也会陷这种焦虑,这焦虑并不是说攀的焦虑,是觉得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为什么家都可以给猫猫狗狗这么多东,我就不?

我给猫买过最贵的件单品是ChrisChrisenten这个牌的“美梳”,上都说是“猫必备”“赛级专”,60澳币把,我都没过这么贵的梳。

但我的邻居从淘宝上买了把模样的,没有任何牌,只要9.9元。

后来我就想明了件事情:宠物博主为了做流量,会跟正常普通家庭的养猫不太样。

娜娜为猫买的钢梳,约合币元把

我过那种所有猫粮都是从世界各地进转运过来的,然后给猫猫个独的房间,猫爬架可能是动辄4、澳元起,还有各种各样的窝、不样的、不样的饰品,再从本或者韩国进不同配的碗,个碗都要40~80澳元不等。

但实际上买个碗并不能改变它挑的症状,所以并不是说我不给它买这个碗,我就是不爱他。

所以我觉得养猫的压很多都是社交媒体带来的。

如果你佛系点,不去在意这些东,不要因为“别有我就定要有”这种理,然后疯狂地去“内卷”,养猫是件常快乐的事情。

不是猫需要,

而是人觉得猫需要

现在的宠物圈养猫养狗都在内卷。

型的内卷是喂养式:带郊外去玩、喂,型的内卷式是外貌(美容),但布偶猫是两者兼并了。

我有个朋友,她的猫猫和我家猫同个猫舍,参加了澳利亚海岸的“猫赛”。

这种赛般对猫舍的意义较,可以证明你的种猫统。

但它同时也有普通参加的CatShow,就像带着孩去演出,拿个荣誉。

我也有考虑过带我的猫去参赛,但那个过程实在太麻烦了。

你得先去租个赛专的笼,不同赛的规格要求还不样。

参赛前还必须先去宠物店给猫做个洗护,要把猫洗得很滑很顺,因为赛中评委会去评论它的好不好。

如果要想参加专业协会的赛,你还要先交百澳元注册成为它们的会员,然后才能选择对应的品种,再把猫送去。

我妈说宠物是奢侈品,“玩物丧志”,其实不是不道理,我差点就在我家猫的身上花钱越花越多。

娜娜提前为猫分装的

以前没有买猫的时候,赚到钱会给买护肤品、买包包、买服鞋,但是养了猫之后就像有魔样,每周都会上宠物店的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51tiantiantejia.com/jwyy/11169.html


当前时间:


鲁ICP备12030670号-1